為河南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貢獻“豫健”力量
一、基本背景
我省生物醫藥產業有基礎、有資源、有市場,但產業規模、總產值、技術水平、研發能力等主要經濟與技術指標與先進省份還有很大差距。經省委、省政府批準同意,中原豫資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豫資控股集團)牽頭組建了豫健生物醫藥集團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豫健生物),作為專注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投資運營的省屬國有企業,錨定醫藥科技研發、醫藥醫工制造、醫療園區運營、醫療健康服務、基金科技投資等五大發展方向,全面融入中原醫學科學城建設,支持構建環省醫學科學院的生物醫藥創新生態。
二、主要做法
豫健生物深入貫徹落實“創新驅動、科教興省、人才強省”戰略,融入院城產融合發展工作機制,發揮國有資本的引領支撐作用,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,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,推動全省現代醫藥產業集群發展。
(一)頂層謀劃設計,匯聚工作合力。省委、省政府建立院城產融合發展機制,常務副省長、分管衛生健康的副省長掛帥,各相關廳局、港區管委會、豫資控股集團參與,頂層設計、整體謀劃、集中發力、一體推進,匯聚政策、資金、人才、科研等優勢,以院帶產、以產促城、產城融合,形成“上下聯動一盤棋”的創新機制,助力“三足鼎立”科技創新大格局成型起勢。
(二)創新發展模式,培育產業集群。圍繞“7+28+N”產業鏈群,積極落實省委、省政府提出“一院一城一產業集群”一體發展的工作部署。一是以“一院”為牽引。協同省醫學科學院發揮創新策源作用,重塑科技研發體系、完善成果轉化體系、健全公共平臺體系、搭建高水平人才集聚體系,吸引各類創新要素集聚。二是以“一城”為載體。按照“管委會+公司”模式,牽頭組建河南中原醫學科學城投資運營有限公司,承擔中原醫學科學城醫研、醫教、醫療、醫工、醫藥“五醫”融合產業項目的全流程管理,“兩院一校一中心”(即河南省人民醫院南院區、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河南醫院、新型研究型大學、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)等重大產業載體相繼落地。三是以“一產業集群”為根本。組織省政府投資基金現代醫藥產業集群專題路演會,開展招商引資、招商引智“雙招雙引”工作,“醫”字號項目相繼簽約落地。擬引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華輝安健項目,建成后將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生物醫藥生產基地。聯合鄭大一附院推進智能醫學項目,探索醫療數字化服務及應用,逐步繪就產業集群的嶄新藍圖。
(三)搭建基金矩陣,支持科技創新。推動組建覆蓋種子、天使、創投、私募股權的全生命周期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矩陣,聚焦細胞與基因治療、核酸藥物、創新中藥、高端器械等領域,服務科技成果轉化和重大產業項目招引。一是組建醫學城政府引導基金。聯合復星醫藥、國科嘉和等知名產業方,推動設立醫學城生物醫藥政府引導基金,重點支持科技成果轉化項目、招商引資項目、本地企業培育項目。二是參與設立張科禾苗天使基金。完成張科禾苗基金首期出資,共建張江藥谷—豫健生物醫藥集團聯合公共服務平臺,挖掘上海藥物所、上海優質企業資源。三是籌備豫健漲泉科技成果轉化基金。與鄭東新區、二七區政府深入對接,通過市場化運作,積極導入省外優質生物醫藥資源。
(四)重塑創新平臺,促進成果轉化。圍繞省醫學科學院的科研和成果轉化訴求,豫健生物通過整合存量、投資新建公共平臺,逐步打造CXO一體化服務體系。協同省醫學科學院共同推進智能醫學研究所、細胞與免疫治療產業研究院建設。按照統一規劃、國有平臺統一管理、市場化團隊運營的思路,在保障存量公共平臺有序運營的同時,完成單細胞測序平臺等運營商遴選,引進墨卓生物等專業運營團隊。
三、經驗體會
(一)要突出效率引領,迅速貫徹省委、省政府決策部署。在院城產領導小組的指導下,豫資控股集團成立生物醫藥工作專班,組建豫健生物醫藥集團,設立醫學城公司、黃河教育公司、中豫生物等子公司,形成“省級領導小組+省屬企業專班+產業集團+專業化子公司”的上下貫通、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,高效承接省政府、省政府國資委、省衛健委等重大任務。
(二)要突出開放引領,沉心打造合作共贏投資生態圈。通過基金聚合效應,經過豫資控股集團多年沉淀積累,在基金群周圍聚集了一批知名投資機構、產業資本、科研院所等合作伙伴,建立了多層次、多維度的“朋友圈”“生態圈”,為豫健生物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(三)要突出價值引領,積極打造產業發展新格局。豫健生物堅持以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為核心,調研借鑒上海張江、蘇州工業園等國資國企投資模式,形成“產業集團+專項基金+研究院+產業聯盟”新思路,集聚院士專家、科研院所等創新資源,加快孵化創新技術企業和科技成果轉化,打通創新鏈產業鏈壁壘,實現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、協同發展。